水产养殖提高饲料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方法:
(一)水产养殖需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
水生动物在较好的生长环境中生长,以增强其新陈代谢,快速生长。
例如,溶解氧状态是影响养殖对象采食量、饲料消化吸收率、生长速度、饲料系数的重要因素。
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,溶解氧3mg/L时鱼的诱饵系数比溶解氧4mg/L时增加一倍;
在溶解氧 7 mg/L 中生长的鱼的生长速度比在溶解氧 4 mg/L 中生长的鱼快 20% 到 30%。 进料系数降低 30% 至 50%。
当水中溶解氧达到4.5mg/L以上时,鱼的食欲明显增强; 当达到5 mg/L以上时,诱饵系数达到低值。
因此,在水产养殖中,可以通过添加新水和洒生石灰水、使用微生物制剂、启动曝气器、安装微孔管道增氧设施等方式来调整和改善水质。
池水能始终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含量和适宜的透明度,减少氨氮、亚硝酸盐、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,为水生动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(2)选择性状优良的品种
品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育种效益。 性状优良的品种对饲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更高,生产性能更高,维持生命的材料更少,饲料回报率更高。
近年来,随着良种的不断培育和引进,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也十分显着。
因此,在放养水产动物苗木时,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、体表完整、体色鲜艳、体格健壮的苗木。
放养苗木时,还要注意放养量的合理、准确。 放养规格应尽量保持一致,并与其他养殖品种适当搭配,充分利用水域空间。
选择适合该主要品种营养需要的饲料,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。 目前推广的80:20备货模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备货方式。
(3) 提供全面、准确的饲料营养
水生动物由于不同的摄食习性和生理需要,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。
例如,对于蛋白质来说,它是决定水产动物生长的关键的营养素,也是饲料成本中较昂贵的部分。
确定和选择蛋白质需求量,可以有效维持机体蛋白质稳态所需的蛋白质量,大限度地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。
不同食性的水生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同,一般是草食性<杂食性<肉食性; 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也不同。